ARTicle | 蕭勤與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2020年7月17日
蕭勤,《靜觀》,1962,布上壓克力,70 x 90 cm
蕭勤,《靜觀》,1962,布上壓克力,70 x 90 cm

3812畫廊「ARTicle」隔週精選策展人、學者及藝評家的精彩文章。

 

本週我們呈現一篇來自去年蘇富比展覽圖錄《蕭勤 - 無限宇宙》的文章,帶您走進現代抽象大師蕭勤的傑出藝術旅程。

 

世承二戰前後,滙通亞歐美洲

 

蕭勤祖籍廣東中山,1935年生於上海,父親是中國現代音樂史上赫赫有名的蕭友梅博士,姑父則是民國重要政治家及學者王世杰博士。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清末民初以來許多叱吒一時的人物、以及與國府、國軍關係較為密切的青年人口,皆隨著國民政府東渡台灣。從藝術發展而 言,這使得台灣在1949年之後除了繼承日治時期的本地人才,又獲得了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新鮮 血液。現今為人津津樂道的兩大戰後華人藝術團體-「東方畫會」和「五月畫會」,即是中國大陸 與台灣藝術家碰撞交流而產生之成果。在這大江大海的歷史浪潮當中,蕭勤跟隨姑父王世杰東渡台灣,並在1952 年進入恩師李仲生畫室,正式開始他的藝術旅程。李仲生原籍廣東韶關,三〇年代 在東京曾獲日本現代大師藤田嗣治的指導,日後李仲生在台灣喜歡於咖排室授課,強調啟發學生的教育方法,即受藤田直接影響;1942至1946年,李仲生在中國現代藝術的旗艦-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擔任教授,其自1949年起移居台灣,象徵中國現代藝術在二戰之後於寶島台灣獲得延續,而與蕭勤同時進入李仲生門下的,尚有霍剛、夏陽、李元佳、吳昊、歐陽文苑、蕭明賢及陳道明等, 他們八人在1957年於台北舉行首次「東方畫展」,不僅展出自己的新銳作品,更率先引進西班牙的前衛藝術,其大膽作風被《聯合報》稱為「八大響馬」,當時能夠與之分庭抗禮的,只有以劉國松、莊喆、馮鍾睿、陳庭詩、顧福生等為代表,並在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廖繼春支持下誕生的「五月畫展」。

 

1937年攝於上海寓所-蕭友梅夫婦與蕭勤及妹蕭雪真

 

儘管第一屆「東方畫展」在台北引起種種熱議,蕭勤這位創辦人當時卻並不在現場。因為早在展覽舉行之前一年,他已經獲得西班牙政府的獎學金遠赴馬德里留學。儘管五〇年代被視為二〇年代以來華人藝術家遠赴歐美發展的第二次高峰,此時出國的藝術家卻不似二〇年代的先輩們強調正式的學院教育,而更重視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之中接觸前衛思想,平等地與西方藝術家切磋交流,以再造 東方藝術的新生命。即是此故,蕭勤在到達馬德里之後,旋即發現當地美院陳腐守舊,無益於己, 甚至不惜放棄獎學金的經濟奧援,毅然出走巴塞隆那及巴黎,並終於在1959年到達米蘭,建立自 己的事業基地。在這探索的過程當中,蕭勤不僅認識了加泰隆尼亞非形象大師塔皮埃斯、親炙法國抒情抽象主義,把歐洲前衛藝術資訊以撰稿方式帶回台灣,更多次在歐美為東方畫會及更多華人藝術同儕舉行展覽。

 

五、六〇年代,全球均籠罩於美蘇冷戰的陰影之下,華人社會無論大陸抑或台灣,均處於對外封閉的狀態。因此,蕭勤不辭勞苦地溝通東、西方藝術世界,貢獻殊巨,尤其是他1963年策劃「中國 現代建築雕刻繪畫展覽」,以及1961至1966年發起「龐圖國際藝術運動」,都是在缺乏商業贊助 的情況下自發進行,從聯繫藝術家到收集作品,從找尋場地到運輸布展,他幾乎一力承擔,這在當 時的歷史背景底下,尤其難得可貴。「中國現代建築雕刻繪畫展覽」於1963年4月19日至6月9日舉行,地點是德國萊凡庫森市立美術館,該館位於德國戰後藝術中心杜塞多夫南方、拜耳藥廠的根據地,館長考德曼博士推動戰後藝術發展不遺餘力,其於1960年策劃的「單色繪畫」展覽,即促成了草間彌生、羅斯科、封塔那、克萊因、曼佐尼的歷史性聯展;蕭勤組織「中國現代建築雕刻繪畫展覽」,同樣獲得科特曼大力支持,不僅涵蓋東方畫會多位成員,更包括林壽宇、顧福生、熊秉明、丁雄泉、貝聿銘、朱德群和趙無極的作品,可謂當時華人現代藝術家一次極為難得的歷史性聯展。

 

 1963年中國現代建築雕刻繪畫展覽海報

 

戰後傳奇: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至於「龐圖國際藝術運動」,更堪稱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文化逆襲。過去談論中國現代藝術發展,清末民初華人出國必以留學生身份到歐美或日本學習;二次大戰之後,海外發展的傑出華人藝術家為數不少,仍以投身當地前衛浪潮、並引進中國元素為主要模式,若論中國藝術在全球戰後藝術史上有否發展出一種前衛思想、產生過一次集體運動,譬如美國之有抽象表現主義、法國之有抒情抽象主義、甚至日本之有具體美術協會、韓國之有單色繪畫,學術界長久以來都沒有清晰頭緒。然而蕭勤在1961年在米蘭與意大利抽象大師卡爾代拉拉、日本雕刻家妻兼治郎發起的「 龐圖國際藝術運動」,則開宗明義以唐宋禪學的「靜觀精神」為宗旨,挽救戰後藝壇從百家爭鳴逐漸變得漫無目標、莫衷一是的局面,其以「點」 為符號,是希望參與者能夠立足一點,釐清局面,認定目標,再行出發。龐圖運動成立之初,即具備國際主義格局,其於1962至1966年舉行合共十 三次展覽,地點遍及米蘭、阿爾皮索拉、巴塞隆那、佛羅倫斯、馬皆拉荅、威尼斯、博洛尼亞、蘇黎世、羅馬、邁斯德萊及昂各那等十多個歐洲城 市,1963年的「龐圖五展」更於遠在亞洲的台北展出,形成橫跨歐亞的格局;若論國際藝術家的參與程度,龐圖運動在此起彼落的戰後藝術運動之中 更當屬前列。綜合龐圖運動十三次展覽,各國藝術家總體參與情況如下:

 

中國:蕭勤、李元佳、霍剛

日本:吾妻兼治郎

意大利:卡爾代拉拉、封塔那、卡斯代拉尼、路易其、亞爾維尼、洛賽羅、畢卓、波洛涅賽、拜司基、唐吉羅、尼格羅、 索扎司

西班牙:古拜依司、法依沙、弗萊兒、拉凡多絲、 哈通那

法國:莫海萊、司坦因

德國:尤爾根・費雪

荷蘭:彼德司、司空歐芬、亞曼多

比利時:烏特

波蘭:洛司各烏司卡

南斯拉夫:畢皆利

斯洛文尼亞:佐侖

委內瑞拉:索托、格魯茲・迪亞士

巴西:馬維聶

阿根廷:勒巴克

 

從上述的藝術家名單,可見參與龐圖運動的藝術家涵蓋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當中不乏其他重要戰後藝術運動之巨擘,譬如意大利「空間主義」 大師封塔那、「方位角」創辦人卡斯代拉尼、設計界舉足輕重的「孟菲斯集團」領袖索札司等,都因為台北的「龐圖運動」展覽而首次呈現於華人社會;「龐圖運動」的許多西方成員,更與1957年誕生於德國杜塞多夫、並迅速擴展至意大利、荷蘭及法國的「零派」關係密切,如意大利的封塔那、 達達米諾、卡斯代拉尼、亞爾維尼,荷蘭的彼德司、司空歐芬、亞曼多,以及委內瑞拉的索托,都同時參與了龐圖及零派,由此可見,通過蕭勤的藝術歷程,我們即可發現戰後華人藝術上接抗戰之前的國立藝專,經過東方畫會與龐圖運動,連接西方戰後藝術各個重要團體,形成一條發展分明、接通東西的線索。

 

東方畫展成員與李仲生老師(由左至右分別為:歐陽文苑、李仲生、陳道明、李元佳、夏陽、霍剛、吳昊、蕭勤、蕭明賢)

 

「龐圖時期」(約1961至1966年)的蕭勤,一方面頻繁接觸空間主義、奧普藝術、動態藝術、零派等歐洲前衛思潮,另一方面亦致力深研東方禪學與道家哲學,以抗衡強大的西方話語權,故他此時的創作,同時可見東西方兩大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形成獨特的哲理性抽象繪畫,誕生首個藝術語言成熟的風格時期。分析蕭勤的繪畫,不能硬套西方「冷/熱抽象」或「幾何/抒情抽象」的二分程式,否則將無法透達其作品之真義。此時的蕭勤, 明確表現出他對於宇宙奧秘的探索、以及生命能量之追尋,是故作品既有哲學概念之圖象演繹,又有飽滿酣暢的情感揮灑,而圓形和方形的符號,即彷彿呼應「天圓地方」的東方宇宙概念,構成作品之基調:《聚合》(1962年,頁53)和《勁》(1962年,頁55)均以方形符號醒目地點亮畫面, 並以蜿蜒的線條建構空間;《大地》(1963年,頁57)與《二元》(1964年,頁61)則明顯從卦象獲得靈感:《大地》的六個紫藍色方塊,組成《 易經》「坤」卦,象徵「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亦讓人想起中國玉器經典造型「琮」的側面;《二元》乃上下兩聯屏畫作,兩個圓形象徵「陰陽」二元、中間四道綠色線條則似有「四象」之意,寓意兩儀四象、生生不息;《內省之光》(1964年,頁63)的左右兩個三層式同心圓,源自藝術家對於西藏唐卡「壇城」之研究,並將之簡化為幾何抽象,成為象徵宇宙的符號,向外散發光芒。蕭勤喜用色彩飽滿強烈、具有熒光特徵的嶄新顏料-壓克力彩-創作,這一方面源自藝術家從小喜愛艷麗強烈的色彩,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當時極為流行的、追求眩目神馳的視覺效果的奧普藝術及動態藝術之影響;龐圖運動成員之中,莫海萊、索托和格魯茲ㆍ迪亞士等等都是箇中名家,由此隱隱可見他們切磋交流的痕跡。

 

蕭勤,《大地》, 1963, 布上壓克力,80 x 100 cm

 

1966年蕭勤威尼斯運河畫廊展覽海報(與龐圖13展同期舉行)

 

「龐圖時期」的蕭勤繪畫,當以「光之躍動」系列最具代表性,其合共不過十九幅,是他此時最為珍稀的系列。2017年夏天,我到高雄拜訪蕭勤,曾請教他「光之躍動」的重要性,他當時就提到:「《光之躍動》是我六〇年代精神能量的最強體現,滙聚我的閱歷與人生觀念。整個過程之中,我一 邊創造,一邊感悟,最終將我昇華到另一境界。」此次展覽的《光之躍動-5》(1963年,頁59),以象徵「大地」的方形符號居於下方正中,上方的寶石藍色線條飛躍奔騰,似是生命力量的流動,也是川流不息的光明,背後的紫色空間潑灑點點晶光,有如夜空之中繁星璀璨,予人對宇宙和生命的無盡期盼。值得注意的是,蕭勤在《光之躍動》系列開始使用約呈「上八下二」之比的畫面分割,這種畫面處理讓觀者容易產生仰望星辰的視覺感 受,而這種「天高地闊」的構圖發展至八、九〇年代,則成為蕭勤在亞洲膾炙人口的「永久的花園」系列之構圖基調。

 

 蕭勤,《光之躍動-5》,1963,布上壓克力,140 x 110 cm

 

 

「永久的花園」大系:禪與炁之昇華

 

龐圖運動在1966年結束之後,蕭勤展開了截然不同的事業旅程,包括先到倫敦工作半年,再到紐約旅居並發展六年,直至1972年才回歸米蘭,並於1978年及1980年重新踏足闊別二、三十年的台灣與中國大陸。蕭勤此時之行跡,體現了他對於全球藝術發展的敏銳性,以及廣泛的活動能力,譬如1966 年他在倫敦雖然只有短短半年,已經在當時非常重要的前衛畫廊「信號倫敦」展出,並與旅英華人藝術家林壽宇聚首;1968及1969年,又結識了羅斯科及德庫寧;此外,他在1977年於米蘭發起「國際 SURYA運動」,以及198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發起「國際SHAKTI運動」,均可視為「龐圖國際藝術 運動」之延續,而蕭勤的抽象繪畫,亦在「禪」與「炁」的方向持續發展。

 

1990年,蕭勤遭遇到人生的重大逆折-他的女兒莎芒妲於洛杉磯意外去世。此番打擊讓藝術家一度無法創作,卻最終因此了悟生命的意義,由此開啟了「永久的花園」、「度大限」、「莎芒妲的升華」 、「三昧地」、「心靈的體現」、「光明彼岸」等經典系列。這些系列名稱雖然不一,但作品意境均體現了藝術家在經歷巨大傷痛之後豁然開朗,發現生命的開始與終結,不過是存在形式之轉換,由是將六〇年代以來他對於東方禪道哲學的理性認知,真正走進個人生命中最柔軟感性的內心深處。1990 年誕生的《明光-向昇華致敬》(1990年,頁67),從題旨即可見其呼應佛學概念「明光心」,象徵藝術家在人生與創作路上重新出發:溫暖的橘黃色調滿溢畫面,既是宇宙能量之降臨,亦是人間生 命之昇騰,若與《光之躍動 - 5》比對,則可見兩者在構圖上一脈相承,然而「光之躍動」系列更傾 向理性之表現,而以《明光-向昇華致敬》為起點並陸續展開的「永久的花園」大系,則可見更多溫情與喜悅,顯示藝術家的感情與精神狀態,在淬煉之後登臨更高境地,並將個人生命的遺憾,轉化成普世的美好祝願,其寛廣而舒坦的心境,讓本已明亮飽滿的作品色系更顯繽紛絢麗,飽含美與善的祝福。《生命力-1》(1999年,頁71)與《生命力-2》(1999年,頁73)之中,可見蕭勤經典的天高地廣式構圖,其粉綠與粉紅色彩,均以圓頭的中國揸筆著色,短促有力的筆觸情感充沛,有如欣然向上的點點生命,讓人聯想起宋徽宗的《瑞鶴圖》:相傳北宋政和二年正月十六日,汴梁上空祥雲飄渺,群鶴飛鳴盤桓於宮殿上空,久久不散,兩隻仙鶴更停佇於殿宇之頂;徽宗皇帝大為興奮,於是將此祥瑞奇觀繪於絹素。若將《瑞鶴圖》與蕭勤作品相較,可見兩者雖然相距千載,然而藝術家對於塵世以外的美好嚮往,卻無二致,典雅雍容的古代宮廷繪畫,與生機澎湃的戰後抽象藝術,構圖亦因而彼此呼應,誠為美妙的巧合;《生命力-1》上方截然不同的一抹色彩,似是藝術家女兒之象徵,當有形的生命脫離塵世、昇華而去之後,更能自由愉悅地遨遊於宇宙之中;《超越大限外-7》(1999 年,頁79)、《走向永久的花園-39》(1992 - 2018年,頁37)、《超越永久的花園-5》(1993 年,頁75)和《協奏-6》(1999年,頁77)在相同的方向繼拓展,其均衡的線條流動,體現了藝術家對於宇宙能量的理解和演繹,及至《新宇宙之能》(1997年,頁69)、《四季禮讚:秋收》 (1999年,頁83)及《穩》(2014年,頁85),更可見藝術家在構圖上反覆琢磨、蛻變求新,並且擺脫了「我」的個人意識,全然投入於探索宇宙奧秘的旅程,畫面尺幅似乎亦因此多多益善,更顯恢宏壯闊。

 

 

蕭勤,《明光-向昇華致敬》,1990,布上壓克力,140 x 90 cm
 
 

玻璃馬賽克:超限界的創造

 

本次展覽作品當中,如果說「龐圖」與「永久的花園」系列帶有回顧性質,那麼十二幅玻璃馬賽克作品則是首次完整發佈的系列。蕭勤以玻璃馬賽克創作,緣起於2005年記者暨藝評家斯姬羅莉向他介紹了玻璃馬賽克專家萊杜斯。萊杜斯早年肄業於卡拉拉美術學院及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十六歲開始在著名的Fratelli Taragni工作室擔任助理,奠定堅實的意大利傳統美術基礎,尤其擅長彩繪玻璃及馬賽克的創作與修復,從九〇年代至今,更與多達五十多位藝術家及建築師合作,為古老的傳統工藝賦予新生;蕭勤與萊杜斯不僅建立了深刻友誼,更對彼此的藝術推崇備至:萊杜斯早在1976年已經看過蕭勤的作品,並深受感動,自此遙生結識之意;蕭勤則在參觀萊氏工作室之後表示高度肯定,兩人於是決定合作,開始長達十五年的馬賽克創作歷程。

 

蕭勤,《鴻雲》,1986 - 2018, 玻璃馬賽克,118 x 85 cm

 

玻璃馬賽克創作程序複雜,而且耗時甚久,自2005年至今,蕭勤的玻璃馬賽克作品誕生不過二十餘幅,數量珍稀。饒是如此,藝術家卻非常享受創作之樂。蕭勤的馬賽克作品以其繪畫為藍本,因此每幅作品都會標註兩個創作年份:較早的年份為繪本之創作年份,較晚的年份則為馬賽克之創作年份,此一特殊的創作過程,有如藝術家的一場跨時空的自我對話,既要進入過去的創作狀態,又要以當下的自我昇華過去的創作。萊杜斯工作室不僅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援,其本人亦是蕭勤的藝術知音,經常主動提出建議,指出哪些繪畫更適合以馬賽克呈現;蕭勤在創作馬賽克過程中亦把握核心環節,嚴格挑選顏色、形狀最合適的材料,以達至最理想的效果。通過玻璃馬賽克,蕭勤的抽象繪畫得以從二維的平面走向三維的立體,突破架上繪畫的制限之餘,亦將玻璃馬賽克從傳統工藝昇華至更純粹的藝術創作;另一方面,玻璃馬賽克作為歐洲經典藝術媒材,其誕生最早可以溯源自公元前三千年的米索不達米亞,經歷古希臘、古羅馬及拜占庭帝國而持久不衰,至公元十二世紀因為流行於威尼斯共和國及西西里王國而成為意大利藝術傳統,長久以來與歐洲宗教藝術密不可分,其純淨而帶有光彩的特性,正是表現蕭勤繪畫超然物外的氣質的上佳載體,將形而下的藝術材質,與形而上的藝術精神完美結合,同時將東方的宇宙哲思與西方的宗教神學,通過馬賽克作品巧妙地溝通融合起來。

 

蕭勤,《宇宙大漩渦》,1983 - 2014,玻璃馬賽克,227.5 x 238 cm
 

蕭勤的玻璃馬賽克作品,最早於2015年台中台灣美術館舉行的「八十能量-蕭勤回顧ㆍ展望」正式亮相,2018年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行的「蕭勤:回家」展覽亦有展出,然而兩次博物館大展當中,玻璃馬賽克作品僅作少量展出,若論體量之可觀、面貌之完整,則當以此次蘇富比展覽居首。蕭勤創作馬賽克作品,主要以八〇年代以後的繪畫為藍本,如《鴻雲》(1986 - 2018年,頁33)、《天地之間》(1987 - 2018年,頁35)、《旋風-100 》(1998 - 2018年,頁45)、《宇宙漩渦》(2005 - 2018年,頁47)、《宇宙大漩渦》(1983 - 2014年,頁31)等,都可見其作品色彩繽紛繁富、構圖天真稚拙之特徵,而當鑲嵌的馬賽克替代了繪本的顏料與筆觸,作品之氣質亦從輕盈變得渾厚,讓觀者有如置身中古教堂,通過凝固的壁畫,回顧史詩化的自然力量;若《天地根》(1992 - 2018年,頁39)、《走向永久的花園-39》、《新精神磁場》(2014年,頁41)、《希-2》 (1994 - 2018年,頁43)、《藍色之省思》(2007 - 2018年,頁49),則留白較少,主要由單一高飽和色調主導畫面,因而更能突顯玻璃馬賽克的 光亮質感,其浮雕般的起伏效果,使得色彩變化更為豐富醇厚,既璀璨亦溫潤,散發寶石般的華光,將藝術家賦予作品的精神特質提煉昇華。值得注意的是,《宇宙大漩渦》尺幅達227.5 x 238公分,乃蕭勤最大尺幅的單體馬賽克作品,其藍本為1983年創作之彩墨畫布《宇宙大漩渦》,此乃藝術家八〇年代甚為滿意的巨幅繪畫,後來卻因意外遭受損毀,故特意於2014年藉著玻璃馬賽克以相同尺幅再次創作,為作品賦予新生。《宇宙大漩渦》 尺幅鉅大,色彩變化循序漸進又豐富多元,庶幾包涵所有色階,從技術層面來說難度極高,然而最終效果卻非常成功,恢宏的畫面、斑斕的色彩與厚重的質感,共同構建出強烈的藝術效果,輕易將觀者引入眩目神馳的、脫離現實時間空間的奇境異象,堪稱將藝術家的勇氣與創造力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巔峰鉅作。

 

蕭勤,《天地之間》,1987 - 2018,玻璃馬賽克,130 x 75 cm

 

蕭勤,《藍色之省思》,2007 - 2018, 玻璃馬賽克,90 x 12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