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1 年開辦以來,3812 畫廊一直以東方獨特文化的當代表現作為使命。在短短的九年裡,我們已由一間本地畫廊發展成一個橫跨歐亞的多元平台。在現今全球化的年代,我們相信藝術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已不能再局限於自家畫廊中的幾道白牆,而是更著重於從各個方面深化與藝術家、學者、藏家之間的關係,從而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舞台上的發展。
從2017年起,我們已出版三期《收藏》(Collect)藝術讀本,旨在為藏家提供一個愉快而翔實的藝術欣賞渠道,延續在畫廊以外其它地方難以尋覓的交流平台。在此,我們精選《收藏》藝術讀本的部分文章,從藝術歷史到藝術品分析,由展覽回顧至市場見解,希望在藝術收藏這條道路上,與您一路同行。
*點擊閱讀《收藏》藝術讀本
-
蕭勤,《神光-16》,2017,布上壓克力,110 x 180cm
3812畫廊「ARTicle」隔週精選策展人、學者及藝評家的精彩文章。
ARTicle 11:本週我們呈現一篇出自英國知名藝評家理查德·考克(Richard Cork)的文章,選自在馬克·羅斯科藝術中心舉辦的展覽「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束:蕭勤的藝術」同名圖錄,邀您共同漫遊於蕭勤的創作歷程之中。
-
鄭路,《潮騷》,2015,不鏽鋼、漆,384 x 200 x 200 cm
-
李磊,《止觀6 - 春來江水綠如藍 - 止觀26》, 2015-2019,布上丙烯,180 x 450 cm
-
黃冠余,《對影》,2007,麻布、油彩、綜合材料,200 cm x 414 cm
-
蕭勤,《靜觀》,1962,布上壓克力,70 x 90 cm
-
蕭勤,《宇宙脈動》,1964,布上壓克力,140 x 290 cm
ARTicle | 蕭勤的開始與結束
菲利普·多德ARTicle 05:本週精選策展人菲利普・多德為蕭勤即將於拉脫維亞馬克·羅斯科藝術中心舉辦的大型回顧展「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束:蕭勤的藝術」展覽所撰寫的展覽前言。
-
劉國夫,《彌漫 - 21》,2016,布面油彩,90 cm x 120 cm
ARTicle | 《浮顯的顏色:論劉國夫》
安德魯•班雅明教授著3812畫廊「ARTicle」隔週精選策展人、學者及藝評家的精彩文章,第四期為您帶來世界知名哲學教授安德魯•班雅明的《浮顯的顏色:論劉國夫》,解析3812藝術家劉國夫的顏色美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