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Water
展覽前言 莫友柯博士
適逢2023年屬五行中的「水年」,策展人許劍龍匠心獨運地以此為題,連繫多位著名藝術家,依「水」而歌頌萬物初生、欣欣向榮的盎然景象。「如水」的意涵極廣,它不但包涵了沉着自省的淡然和一種奔涌不息的氣勢,更象徵着一幅繁榮興盛的願景。
作為中式藝術美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在中國文化的流變中催生了無數隱喻,同時也是水墨藝術家們在創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水,更是藝術創新中生生不息的催化劑。從古代的滔滔江河,到今日在3812畫廊展出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主題,水貫穿古今,穿流不息。
當策展人許劍龍邀請我為是次「如水」展覽撰寫序言時,我的腦海裏思如泉湧,最後我整理出以下三個方向來回應這次展覽的主題:以水為史,以水為材和以水作思。由此,這並不是一則序言,而是一封邀請函。我誠邀你走進這個展覽,親身體會水的特性和文化意涵,尋找更為多樣的思考、觀看與反思這些藝術作品的方式,並將你自身帶入到這些藝術家及作品所固有的多樣文化、豐富材料性與思想活力之中。
以水為史
在我嘗試為是次展覽引經據典時,我首先想到的是《道德經》第八章裏的一句名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絕不僅僅是勸喻世人要隨遇而安的格言——《道德經》是戰國時期(公元前476至221年)道家的經典哲學古籍,它教導我們得道須順應自然的道理。我們須體會到自然之理不僅僅是對我們自身而言的它者,同時也是我們自身存在的一部分。數百年後,漢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的學者將這套哲學理論進一步發展成天人合一的概念,並稱之為「天人感應」。
漢朝以後的書畫家及高士將這些概念付諸實踐——從唐朝(公元618至907年)對順性與自然的歌頌、南宋朝(1127至1279年)盡顯水之美態的宮廷藝術,到明朝(1368-1644)時達到頂峰的文人山水畫。
蕭勤(生於1935年),本次展覽中其中一位最年長的藝術大師,他將道教的理論融入他跨越國界的現代抽象創作中,並引用禪的隱喻,一種與道德經中不少觀念相重合的佛教理念,闡述他自身藝術創作的成長歷程,他如是說:
「於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地,我嘗試以『無我』的心情來與大宇宙融合,去體會宇宙給我力量的啟發,而用畫面去印證這個偉大無窮的泉源。」
[引文:《禪。藝術》,第十三至十四頁]
以水為材
水是人類創作靈感的象徵,但從一個更實際的層面上看,水是水墨畫和書法作品必不可缺的重要媒材。在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現代及當代藝術家一直積極探索「水」的材料屬性。是次展覽中,各位藝術家向我們展現了在當代語境中,水是如何以一種嶄新且令人驚喜的方式被操控與演繹的。
3812畫廊一直致力推廣水墨藝術,這次參展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亦大多與水墨相關:楊雁翎(生於1974年)筆下的花蕊和蟲蝶充分展現了其筆觸的清冷與精細,此中精妙也象徵了藝術家對於這種柔韌材料恰到好處的掌控。另一位年輕藝術家何鳳蓮(生於1987年)則在其作品中破格創新地混合水墨、顏料及各種媒材,包括令人大感意外的咖啡,在她惹人無限想像的人像和花卉作品中注入一種引人入勝的朦朧美感。
雖然部份參展藝術家採用的媒介與水並不相融,但以油彩為媒介的他們對水則保有一份敏銳感知。劉養聞(生於1995年)抽象作品《9-1-22》中的稜角,其靈感來自太湖石。這些石頭表面多孔的形態因受水的部分或全部浸泡侵蝕而成。在9-1-22中,太湖石的形態被轉化至曲折線條和尖銳菱角,並以其標誌性的藍冷調風格呈現。商成祥油畫作品《存在體》和《另一個下午的陽光》以一種顯性的手法將水以超現實手法來處理。在《存在體》中,一個寫實的瀑布以巨弧的形態在畫布上傾瀉而下,而一個龐大的閃光球則部分遮擋在上方的天空中。這兩個圖案相互作用,淡紫色和紫色色調折射於從瀑布上升的蒸汽之中,並從閃光球的鏡面上反彈。《另一個下午的陽光》以舒緩的冷綠松石色調刻畫出一個空蕩蕩的游泳池,暗示著水的缺失。然而,在空蕩蕩的池子上方,牆壁和爬梯交織重複 - 誘使我們進入,抑或逃脫。趙趙(生於1982年)的作品則勾勒出一個水汽氤氳的空間。在《花2022-03》中,顏色看似從內凝聚於畫布之上,從花球開始順着條紋緩緩淌流而下,顯現出模糊化后花束。在《天空 2019-03》中,如雲海般的浩瀚景象於畫布上延展,體現出一陣磅礡的「氣」——恰是趙趙創作能量中殘餘的痕迹。
以水作思
對大部份參與「如水」聯展的藝術家而言,「水」不止是創作的基調,更是靈感的泉源。馮永基(生於1952年)在其《呼吸》系列中將不規則的有機表層以擴散的手法,運用一種創新的蒸騰手法來表達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當傳統水墨畫講求筆鋒迴轉,馮永基卻憑他對水墨和顏料的敏銳掌握,將其揮灑在半滲透的薄膜下,從而創作出《呼吸》系列——水墨在層層蒸發的過程中,在紙上留下半抽象的山水風景和脈絡。這個系列將馮的藝術生涯與他建築實踐中的核心環境關懷緊密相連。《呼吸》以水墨借喻我們在「人類世」中的共同體驗。
劉國夫(生於1964年)在藝術創作上將水應用得淋漓盡致——他創造出了一種能夠溶於油彩的乳化劑。這使其作品產生了一種獨有的縹緲餘韻。尤其在《瀰漫》、《花》和《空寒》系列中,以《瀰漫 No.38》和《空寒 2022-1》為例,他一遍又一遍地在畫布上將油彩層層疊置,呈現出一種近乎剔透的效果。劉國夫多以冷色系的藍白色為主調來創作,而他的作品看上去更像是發光,而非吸收光的投射。在英文中,他稱他的作品為「淡之頌」,而在中文中,“頌淡“”則可以被翻譯成“對淡之美學的歌頌”。
不論這些藝術家是直接或是間接地呼應着「水」這個主題,我希望透過這次展覽的機遇,我們可以從這些靈動多樣的作品中,學會如水一般、不拘一格地靈活思考、看待和感受循環不息的宇宙萬物。
-
Raymond Fung 馮永基, Breathing (24)(25)(26)《呼吸(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 2021
-
Raymond Fung 馮永基, Breathing (27)《呼吸 (二十七)》, 2022
-
Chloe Ho 何鳳蓮, Man and Universe《人和宇宙》, 2019
-
Chloe Ho 何鳳蓮, Ink Eruption《墨水噴發》, 2017
-
Hsiao Chin 蕭勤, To the Eternal Garden-1《往永久的花園-1》, 1992-2015
-
Hsiao Chin 蕭勤, Chi-5《炁-5》, 2011
-
Hsiao Chin 蕭勤, Beginning of Chi-2《炁之始-2》, 1983
-
Hsiao Chin 蕭勤, Flying Over the Eternal Garden-7《飛越永久的花園-7》, 1996
-
Liu Guofu 劉國夫, Pervasion No. 31《彌漫 - 31》, 2018
-
Liu Guofu 劉國夫, Pervasion No. 35《彌漫 - 35》, 2018
-
Liu Guofu 劉國夫, Pervasion No. 38《彌漫 - 38》, 2021
-
Liu Guofu 劉國夫, Cold Mountain No. 10《冷山 - 10》, 2021
-
Liu Guofu 劉國夫, Open Space No. 68《敞 - 68》, 2021
-
Liu Yangwen 劉養聞, 9-1-22, 2022
-
Liu Yangwen 劉養聞, Silver Flower, Blazing Tree《銀花火樹》, 2022
-
Zhao Zhao 趙趙, Flowers 2021-01《花 2021-01》, 2021
-
Zhao Zhao 趙趙, Flowers 2022-03《花 2022-03》, 2022
-
Zhao Zhao 趙趙, Sky 2019-03《天空 2019-03》, 2019
-
Zhao Zhao 趙趙, Sky 2021-05《天空 2021-05》, 2021
-
Zhao Zhao 趙趙, Sky 2021-07《天空 2021-07》, 2021
-
Shang Chengxiang 商成祥, Sunshine on Another Afternoon《另一個下午的陽光》, 2021
-
Shang Chengxiang 商成祥, Entity No.4《存在體 No.4》, 2019
-
Yang Yanling 楊雁翎, Jia《嘉》, 2021
-
Yang Yanling 楊雁翎, Xiao《筱》, 2022
-
Yang Yanling 楊雁翎, Ran《苒》, 2022